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全鏈條
知識產權是對創新的一項重要保障。發揮好知識產權支持創新作用,應強化法治根基,優化營商環境,著重推動知識產權轉化運用。
經遼寧省人大常委會批準,《大連市知識產權保護與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于2025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為東北地區首個專門規范知識產權保護與促進工作的市級地方性法規,《條例》將對大連優化創新生態、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推動國家知識產權保護高地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也引發了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關注和共鳴。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而知識產權是對創新的一項重要保障。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加快重大科技成果高效轉化應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這為我們新階段做好知識產權工作提供了指引。
“十四五”時期,我國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取得良好成效,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從2020年的80.05分提升至2024年的82.36分,相應地,企業發明專利產業化率從2020年的44.9%提升至2024年的53.3%。不過,也應看到,不少地區仍存在知識產權轉化率較低的情況,特別是高校與科研院所仍存在“沉睡專利”轉化難、營商環境依然不夠優化等問題。發揮好知識產權對創新的保障作用,應強化知識產權法治根基,優化營商環境,著重推動知識產權轉化運用。
依法懲治侵犯知識產權行為,夯實知識產權保護“法治沃土”。各地區各部門應從加強行政保護、構建協同保護機制、強化權利主體自我保護意識等多個角度,加強制度設計與安排。依法懲治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行為,加大民事行政訴訟監督力度,維護市場公平競爭良好秩序,激發經營主體內生動力,打造知識產權全鏈條法治保障,服務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推動知識產權轉化運用,助力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是科技成果轉變為現實生產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專利的“含金量”尤為重要,這就需要持續做優高價值專利增量,要對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要求,以高價值專利培育為核心,帶動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推動高價值專利的儲備與轉化。有效組織引導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業、知識產權交易運營機構等,積極通過專利盤活系統開展數據分析與線上供需對接。推動知識產權運營機構建設,鼓勵創新主體通過“開放許可”的形式提升專利轉化效率。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助力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優化營商環境,以高質量的知識產權工作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良好的營商環境,有助于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創新創造的內生動力和活力。經營主體是我國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就業機會的重要提供者,經營主體活力代表著經濟發展活力。要以增強經營主體服務為切入點優化營商環境,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的知識產權,提升企業敢干、敢闖、敢投的積極性。以營造一流營商環境為主線,提高知識產權領域營商環境水平。
責編:周藝凝
審核:劉立綱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