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探訪我省首批“免陪照護”試點醫院 陪護更專業 價格更親民

大連理工大學附屬中心醫院骨科病房,同屋兩名患者都由一名24小時免陪護理員照護。 本報記者 曲琦 攝

本報記者 崔振波 王敏娜 曲琦 張霖
引子
家人住院需要照顧,可工作繁忙又抽不開身,是許多患者家屬面臨的現實困境。今年4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三部門印發《醫院免陪照護服務試點工作方案》,免陪照護服務在全國范圍內開始試點。我省16家醫院成為首批試點醫院。
所謂“免陪照護服務”,主要指患者住院期間,在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且自愿選擇的基礎上,根據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等,由護士或醫院聘用醫療護理員提供的生活照護服務。
“免陪照護”能提供哪些服務,是否真正為患者和家屬解決了陪護難題?服務質量如何保障、收費標準是否合理透明?近日,記者帶著這些群眾關切的問題,走訪了省內多家試點醫院,逐一探尋答案。
“免陪護”是免費陪護嗎?
“國慶長假時,家人還能輪流來醫院守著我,可假期一結束,孩子返校、愛人上班,我一下子就慌了神。” 在大連理工大學附屬中心醫院骨科病房,左腳骨折術后的何女士指著胸前的白色呼叫器說,“還好現在有它幫忙。”
如今,她和同屋患者都由一名24小時免陪護理員照護,按下呼叫器,護理員手腕上的電子手表便彈出床位號提醒,很快就能趕到床邊。
“以前問過一對一護工,一天要300多元,住半個月光護工費就好幾千。” 何女士算了筆賬,現在選擇的一對二免陪照護,每天僅需200多元。更讓她認可的是護理員的專業度。她坦言,家里人陪床時,常因為“沒經驗”犯難,護理員不一樣,她們經過專業培訓,知道怎么照顧能促進傷口恢復。
像何女士這樣需要“免陪照護服務”的患者不在少數。大連理工大學附屬中心醫院老年科護士長孫慧表示,科室65歲以上患者占比達80%,80歲以上患者常年維持在30%至40%,“不少高齡老人的子女已年過花甲,還要幫著照顧第三代。老人一住院,孫輩忙工作難請假,子女體力也跟不上,‘一人住院、全家受累’成了很多家庭的心頭愁。”
傳統護工服務的“高成本、缺專業”更讓不少家庭犯愁。部分非專業護工缺乏系統照護知識,遇到突發情況常手足無措,甚至可能因操作不當引發風險。而醫院推出的免陪照護服務,恰好精準破解了這些難題。
“免陪護服務”并非“免費陪護”,不同的醫院收費標準有差異,其核心優勢在于服務專業且性價比高,能為患者提供規范照護的同時,減輕家庭的經濟和人力負擔。
在全省遴選的16家免陪照護服務試點醫院中,盤錦市有3家醫院入選,在五大專科9個病區先行先試。當地通過統一招標,建立起分級分類收費體系:照護等級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類,按等級對應單日收費300元至100元;若選擇一對多照護模式,二、三級照護費用可降至每日70元至100元。
大連理工大學附屬中心醫院設計了一對一、一對二、一對三及小組模式等多種照護方案,按患者護理級別對應每日350元至100元的收費標準。各試點病房均設有顯著標識,清晰公示服務內容與收費標準,讓患者和家屬一目了然。
在沈陽,陪護費用由派遣護理員的公司根據患者身體狀況及護理難度評估確定,同樣體現了“按需定價”原則:“一對一”服務每日費用約300元至400元,滿足病情較重、需專人緊盯的患者需求;整組護理(最多“一對四”)每人每日收費約100元,適合身體狀況相對穩定的患者。服務的實用性與性價比,正贏得患者和家屬的認可,“一人住院全家忙”的困境正逐步得到緩解。
與傳統陪護有何區別?
盤錦市中心醫院里,張先生在護理員的攙扶下慢慢挪步。不久前他因突發腦梗死,一側肢體活動不便被送到醫院。妻子兼顧著家庭和工作無法全天陪護,這讓張先生一度情緒低落,甚至拒絕配合治療。
好在護理員胡剛橋盯著他吃藥、做康復訓練,還常陪他聊天寬心。慢慢地,張先生打開了心結,從消極抵觸變得主動配合治療,如今已經能在護理員的協助下嘗試下床行走。“不光護理得專業細心,還能讓他重新振作起來,我們全家都踏實了。”張先生的妻子王女士說,有了這個服務,自己不用醫院、家里兩頭跑,終于能安心工作了。
“免陪照護”不僅有溫度,更有專業保障。在大連理工大學附屬中心醫院,“護士主導+醫療護理員協同”是免陪照護的核心模式,護士負責專業醫療護理,護理員則為患者提供生活照護服務。
“免陪照護,從來不是護理員‘單打獨斗’。”孫慧介紹,針對老年患者常有的“共病多、并發癥風險高、心理需求突出”等特點,科室建立了多學科協作(MDT)機制——醫生制定治療方案,護士負責病情監測,康復師介入衰弱、少肌癥等問題的干預,營養科定制個性化膳食,藥師指導合理用藥,心理咨詢師定期為老人進行心理疏導,全方位守護老人健康。
沈陽市的“免陪照護”服務同樣注重標準化管理。沈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護理部主任胡靜表示,醫院與正規陪護服務公司合作,派駐的護理員不僅需持有基礎護理員證書,還必須通過醫院組織的崗前培訓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目前,沈陽24家三級公立醫院已實現“免陪照護”服務全覆蓋,均采用“正規公司合作+持證上崗+崗前考核”模式,確保服務質量可控、可追溯。
從各地實踐來看,“免陪照護”服務已形成清晰的適配場景,精準覆蓋最需要幫助的患者與家庭。從患者群體來看,手術期患者尤其是對手術存在恐懼、家屬缺乏專業護理知識的患者,長期臥床、存在跌倒風險、易發生壓瘡等并發癥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以及空巢老人、獨居老人、殘疾人士等特殊社會群體,是服務的主要對象。
寶石花(遼寧)醫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護工管理中心主任李瑩表示,從家庭角度而言,獨生子女家庭、雙職工家庭、老年家屬因自身體力和精力有限,無法獨立承擔護理任務,這些面臨陪護困難的家庭,都能通過“免陪照護”服務有效減輕負擔。
服務質量讓人放心嗎?
“30年前我就是護士,現在做免陪護理員,不過是換個方式繼續幫人!”大連理工大學附屬中心醫院護理員張萍熟練地協助79歲重癥患者翻身、記錄病情。曾有護士從業經歷的她,不僅熟稔基礎護理操作,應對特殊患者更是得心應手。
“我們的免陪照護可不是‘隨便找個人照看’,所有護理員都得‘持證上崗’!”大連理工大學附屬中心醫院護理部主任鄭英花介紹,該醫院目前已完成兩期培訓,100余名護理員通過考核獲得資格證書。
護理員培訓周期長達1個多月,采用“理論+實踐+跟教”模式,28項核心內容全面覆蓋照護需求。上崗前還需在臨床跟教10天至20天,考核合格才能持證上崗。
記者在該院中央運送服務中心的大屏幕上,看到所有在冊護理員信息情況,每個人的照片下方提示有護工評分、歷史單數、星級、護工標簽等信息。患者、醫護人員、派單老師共同對護理員打分,分為五星、四星、三星,家屬可通過二維碼下單時選擇星級護理員;對服務不達標、違反規范的護理員,先暫停派單重新培訓,屢教不改則列入黑名單。同時,護理管理人員會定期夜查,確保夜班護理員的工作質量,“就像管理護士一樣嚴格,才能讓患者放心、家屬安心。”鄭英花說。
在盤錦,一套“培訓—考核—認證”一體化準入制度落地實施,確保護理員持證上崗、服務同質化。針對老年人、孕產婦、新生兒等不同群體,特色化培訓培育出專項護理人才,崗位說明書嚴格界定工作范圍,禁止護理員從事醫療技術性操作,守住醫療安全底線。
監管與維權渠道的暢通,讓服務更有保障。試點醫院普遍建立多層級監督機制:護工管理中心主管隨時巡查,科室醫務人員實時監督,醫院定期夜查與質量監測雙管齊下。家屬有訴求可通過主管巡查、電話、微信等多渠道投訴,科室發現服務缺陷也會及時溝通。對于投訴糾紛,實行“第三方處理+醫院協同”機制,一般糾紛由第三方公司按協議落實道歉、補償或換崗,重大糾紛啟動醫院與公司聯合應急預案,責任明確、處置高效。
責編:曹思洋
審核:劉立綱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