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鐵路·沈白高鐵”首站沈陽:高鐵引擎轟鳴,為“智造”集群注入振興強動能
作為國家“十四五”規劃重點工程、東北東部快速鐵路通道的核心組成部分,沈白高鐵已于9月28日正式開通運營,線路起自沈陽北站,經遼吉兩省5市終至長白山站,全長430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將沈陽至長白山的旅行時間壓縮至1小時53分。這條鋼鐵動脈不僅讓遼寧實現14個地級市“市市通高鐵”,更串聯起區域產業協作網絡。
10月20日起,來自遼吉兩省乃至全國的百位網絡名人將沿著這條線路,感受這條脈絡帶來的新活力。首站走進沈陽,實地探訪其為“智造”集群注入的振興動能。

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核心城市,沈陽的“智造”力量已展現出快速承接高鐵紅利的能力。“走進華晨寶馬大東工廠,見證‘東方萊比錫’的科技魅力!”網絡名人@長春這噶兒 探訪后如是感慨。作為寶馬在華首座生產基地,該廠2025年盛夏剛實現累計產量突破350萬輛的里程碑,其中國產BMW 5系產量超200萬輛。作為穩居中國高端汽車產銷前列的企業,華晨寶馬憑借數字化工廠與綠色供應鏈引領行業低碳轉型,工廠以AIQX系統全程把控生產精度,車身、總裝車間及漆面檢測環節均有AI助力;碰撞測試仿真時間從40小時縮至10秒的技術突破,更讓BMW 5系斬獲全球五大權威安全評測最高成績。

受訪者供圖
“新中國電梯搖籃”沈陽三洋電梯的數字化車間同樣令人矚目。這家誕生于1954年、制造出新中國第一臺電梯的企業,深耕行業70載,建成行業領先的數字化示范車間,其智能制造項目入選《2025年全省技術改造典型案例集》。在軌道交通領域,企業經驗深厚,為葫蘆島北站提供的電梯設施及維保服務。依托與華為云共建的數字化管理平臺及物聯網監控系統,設備實時監管維護能力持續升級,成為高鐵配套領域的中堅力量。


高鐵提升資源共享的效應在醫療領域尤為顯著。總部扎根沈陽的東軟醫療作為全球醫學影像解決方案引領者,創造了中國第一臺CT、第一臺超導磁共振等多個“第一”,2025年自主研發的NeuViz P10碲鋅鎘光子計數CT獲批上市,成為全球首臺8cm寬體光子計數CT,標志著中國在下一代CT技術領域實現“領跑”。展廳內,全球首臺寬體光子計數CT旁,中國一汽解放卡車搭載的颶風車載CT格外搶眼,這個“移動三甲診室”一鍵調平適配復雜地形,5G傳輸實現遠程診斷,完美詮釋了高端制造與科技的深度融合。其融合AI技術的裝備已實現全流程智能化升級,腦缺血影像AI輔助評估軟件可將診斷時間從1小時壓縮至幾分鐘。


“東北裝備制造的‘設計大腦’,這研究院是真能打!”網絡名人@菌觀視界 探訪沈陽創新設計研究院后由衷贊嘆。作為東北首家國家工業設計研究院培育單位、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該院建有重型機械人機工效實驗室、國家重型機械工業設計大數據中心等平臺,積累10萬+裝備零部件三維模型,在數字孿生、仿真驗證等領域具備領先實力,至今已服務超800家企業、完成2000多個項目,累計創造新增營收超300億元。


網絡大咖們點贊不已:@小輝看工業 認為這條鋼鐵動脈串聯遼吉經濟圈、連接東北制造與長三角創新,是產業合作“加速器”、人才流動“黃金通道”與振興“新引擎”;@新媒田宇 直言沈白高鐵的時空壓縮效應,正以“通道優勢”激活區域協同,助力構建“中心研發+沿線協作”新格局。
此次媒體行首站探訪揭開了沈白高鐵賦能發展的生動篇章。這條串聯“天遼地寧”與“白山松水”的鋼鐵動脈,為東北全面振興注入“硬核”動能。
北國網記者 欒溪 張曉楠
圖片:張曉楠攝
責編:李 瑩
審核:劉立綱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